当前位置: 彩票网_彩票开奖查询_体彩专家分析 > 新闻中心 > 纪念中国巴基斯坦建交60周年座谈会
纪念中国巴基斯坦建交60周年座谈会
时间:2024-08-10 03:41:09 点击次数:

  中国外文局与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定于7月14日(星期四)下午14时在北京西苑饭店四层鸿运厅召开纪念中国巴基斯坦建交60周年座谈会,主题为“中国巴基斯坦媒体合作”。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由中国外文局和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的以中巴媒体合作为主题的纪念中巴建交60周年的座谈会。本次座谈会得到了中国外交部亚洲司的支持,中国外文局所属中国网和北京周报社为协办单位,我是中国外文局的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首先介绍主席台上的嘉宾: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汗先生;巴基斯坦信息部对外宣传局局长马赫杜姆·巴巴尔先生;巴基斯坦信息部对外宣传局局长·伊克巴尔先生;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先生;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参赞张卫国先生;中国前驻巴基斯坦大使周刚先生;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常务副局长、乌尔都语专家赵常谦先生。

  下面还有一些嘉宾,我也介绍一下,一并向他们表示欢迎。巴基斯坦信息部对外宣传局局长助理阿德南·阿克拉木先生;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北京周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刚毅先生;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副社长黄燕女士;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亚非部副主任栾宇涛先生;北京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唐孟生先生;中国前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参赞邓俊秉女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际局处长杨卓凡先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乌尔都语部萨利姆先生,我们向他们表示欢迎。

  在这里特别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从远道而来的巴基斯坦媒体界的朋友们,他们来自巴基斯坦电视台、巴基斯坦广播电台、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GEO电视台、每日邮报、黎明报、时代之声日报、你好-萨拉姆网站。中方的媒体界朋友有: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北京青年周刊、北青网、中外新闻社、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亚奥新闻。来有来自中国外文局的中国网、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人民画报、人民中国和中国报道杂志社、外文出版社、华语教学出版社、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中心及有关方面的同事们,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向所有与会者表示诚挚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自1951年5月2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60年同舟共济的风雨历程中,中巴友好合作关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考验,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全天候战略合作关系。同中巴友好关系一样,两国媒体之间也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密切的合作,为增加两国人民友谊,促进两国人民的了解,这些媒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的形势下,两国媒体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促进合作、迎接挑战等方面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围绕这一话题,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讨论。首先有请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先生致辞,大家欢迎。

  尊敬的马苏德·汗大使阁下、尊敬的来自于巴基斯坦的各位媒体朋友,无论是驻京的还是专程为这次活动来的巴基斯坦的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这次活动的主办方中国外文局对来参加今天活动的各位朋友、专家、学者,特别是来自媒体的朋友,再次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年是中巴建交60年,也是由两国领导人共同确定的中巴友好年,我们共同举办这次活动,有着特别的意义。自今年年初以来,中巴双方从政府到民间已经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庆祝活动,两国领导人在建交纪念日互致贺电,其中巴基斯坦总统的贺电登载在北京周报,专门给北京周报的致函。

  两国分别于5月19号在北京和6月8号在堡举行了中巴建交60年的招待会,双方再次向世人并展示了中巴之间的双方友好关系的图景。中巴两国是山水相连的两国邻居,是相互信赖的朋友,是友好合作的伙伴,是患难与共的兄弟,中巴之间有着全天候的友谊和全方位的合作,中巴关系堪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中友好相处的典范。我们在一起畅叙60年的中巴友谊,其实是以2000年以来中巴的交往为基础的。巴基斯坦与中国山水相连,在历史上向来是不同文明、不同宗教的交汇之地,中国和巴基斯坦很早就在宗教、建筑、雕塑、服饰、音乐、舞蹈、绘画等多个领域开始了友好的交流,有着无数多的中巴友好往来的佳话,比如像丝绸之路、喀喇-昆仑山公路等。特别是在过去60年里,全天候的友谊和全方位的合作已经成为中巴友好关系的显著特征,传统上受地缘政治因素推动的中巴关系,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更是重中之重。

  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巴关系在继续深化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开始大力拓展经济、人文、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交流。在中巴交流的众多领域中,媒体的交流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已经成为促进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媒体特别是外文媒体,为双边关系的发展和人文交流合作提供了有效的沟通桥梁和平台,另一方面,双边媒体的交流本身又是整个中巴交流和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巴传统友好关系为进一步加强中巴媒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非常充分的舞台,复杂多变的国际合地区形势对媒体在双边和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巴基斯坦是一个山河壮美、资源多样的国家,在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的人民,中巴两国的友好关系、友好合作和信任往来,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也为地区的稳定、和平、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但必须看到,在当今西方的许多媒体眼中,巴基斯坦的名字大多是同战争、不和、灾害、反恐连在一起,对中巴关系和中巴友好合作也有着许多偏见和误解,因此大力推进两国媒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巴全天候友谊和全方位合作应该是意义重大。

  就这点而言,两国的媒体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因此,需要我们从中巴关系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着眼于两国共同利益,着眼于进一步夯实两国战略互信的民意基础,更好地发挥两国媒体在双边关系发展中的作用,为中巴传统友谊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两国友好更加深入民心。在代际更替中薪火相传。中国外文局是新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个专业对外传播交流机构,每年我们以十多种文字出版三千多种图书,编辑近30种期刊,运营30多家网站,我们书刊网的对外交流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努力地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和变化。努力为增进中外了解理解和友谊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中巴文化交流和媒体交流中,外文局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为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中国外文局以巴基斯坦的国语乌尔都语推出了许多的出版物,发行到巴基斯坦的大街小巷,包括外文局下属外文出版社在内的乌尔都文版《选集》、《青春之歌》等领袖著作和文学作品,人民画报社出版的乌尔都文版中国画报等,至今在巴基斯坦的读者中还留存着影响。此外,外文局所属的中国唯一的国家英文期刊新闻周刊《北京周报》,在巴基斯坦也拥有一批固定的读者,在2006年和今年分别推出了中巴建交55周年纪念特刊和中巴建交60周年的纪念特刊,国家主席、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和现任总统扎尔达理都先后为特刊专门发来贺词,向国际社会进一步强调并高度评价了中巴传统友好关系。外文局的一些下属机构,同巴基斯坦驻华使馆以及巴基斯坦有关的机构也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北京周报》和中国网的主要负责人曾多次到巴基斯坦采访,外文局的记者也连续数年应邀到巴基斯坦采访巴基斯坦海上军事演习,通过各个方面、各种形式的交流,外文局结识了许多巴基斯坦朋友,在外文局的外籍专家中也有来自巴基斯坦的朋友,其中人民画报社的乌尔都语专家拉赫曼,在1992年曾经获得了中国最高的颁发给外国专家的荣誉奖中国国家友谊奖。

  在大众传播时代,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媒体在促进两国人民互相了解、加深友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我建议,在未来解决双方进一步加深媒体与社会、媒体与媒体之间的往来,第一,在关乎两国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中,双方媒体加强在采访和报道上的合作,相互为对方的报道提供方便,共同向自己的人民并向世界展示中巴两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展示两国优秀的文化文明,展示两国的合作和友谊。第二,加强两国相关媒体之间的经常性往来,比如相互提供文字、图片,和编辑采访线索。第三,加强媒体从业者的往来,使编辑记者之间有更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希望通过这些举措,两国相关的媒体能够更加相互了解,密切合作,通过自己的各种传播媒介,来共同播撒友谊的种子。

  在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国际舆论斗争形势日益复杂的新时期,中国外文局所属的对外媒体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外向型国际化、多语种、多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创新对外传播新的业态,以国际社会熟悉的语言和视角传播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代的文明,为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架设沟通的桥梁。今后随着中巴两国合作空间的不断拓展,我们期待着为新时期中巴关系的发展作出更多有益的事情。中巴之间的传统友谊是两国几代人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倍加珍惜,中国已故总理周恩来曾经说过,中国人民和巴基斯坦人民一定要一天比一天更加友好地相处下去,我们将永远记住周总理的嘱托。中巴世代友好不仅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嘱托,也是我们共同的战略选择,双方的友好合作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本地区乃至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我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更丰富的形式来加强中巴媒体交流,弘扬中巴传统友谊,推动中巴各领域的合作,为巩固和发展中巴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共同努力。

  谢谢周局长的讲话。刚才克服了交通困难赶到会场,坐在主席台最左侧的是中国前驻卡拉奇总领事安启光先生。我们向他表示欢迎。女士们、先生们,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汗阁下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也是外文局的老朋友,去年10月,外文局所属的中国网成立十周年之际,大使阁下出席庆祝活动,并代表国际嘉宾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和外文局中国网的同事们至今记忆犹新,本次座谈会得以顺利举办也要感谢大使阁下和巴基斯坦驻华使馆的大力支持,下面有请大使阁下致辞。

  尊敬的周明伟局长、来自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要感谢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网举办这次活动,非常感谢刚才您提到的十周年纪念,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难忘和重要的活动,中国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多样化、动态化的门户网站,中国网将新闻、语言、观点和文化结合起来传播出去,通过信息的传播,推动了各个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为此,非常感谢各位同事的辛勤工作。同时还要感谢中国外文局支持我们这次座谈会,非常感谢周明伟局长今天能够亲自来,非常感谢您刚才的发言,您的发言一定要给我一个版本,我要把它翻译成英文在我们的网站上登出来。同时感谢《北京周报》,非常感谢王刚毅先生对这次研讨会的支持,《北京周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合作关系。最后还要感谢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张卫国先生,是我的朋友,非常感谢你对中国和巴基斯坦友好关系的支持。

  我们非常荣幸能够看到有像外文局这样的很多机构来组织这次座谈会,纪念中巴建交60周年,并特别专注于媒体之间的合作。这对于中国和巴基斯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我们庆祝外交关系建立60年,在过去60年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冷战结束了。在冷战之后的这段时期,也有很大的变化,有了新的政治现实和政治结构,全球化已经将个人、社会、文化更多地融合在了一起,媒体所使用的媒介、内容和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以前老的敌人变成了朋友,老的朋友成为了敌人。虽然有这么多的变化,但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关系的关键词没有变,那就是“一致”。在过去60年,我们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在友好关系的背后,是我们两国国家奠基人的愿景,是我们两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意愿,以及两国人民之间的意愿。60年前,我们毫不犹豫地开始了友好合作的关系,今天依然如此,就像总理在堡所说的,我们两个国家的关系要成为一个根深叶茂的大树。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相互之间的忠诚和友好、信任是建立在原则之上的,首先,我们互相合作是为了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发展状况,我们共同努力,同时还要推动本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以及为两国人民的繁荣发展。我们的合作是和平的、良性的,我们以前、未来都不会伤害任何人,我们的合作关系是友好的,我们未来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自我保护和自卫。

  对于两国之间关系的长久性有另外一个原因,任何两个人都可以是好朋友,但我们两个国家是全天候的朋友,不管我们的环境是好还是不好,在最困难的时期,在最严重的挑战下,我们都一直坚定不移地支持对方。1963年,我们两个国家就边界问题签署了协定之后,两个国家一直有着持续的信任,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巴基斯坦支持中国进入联合国,在中国被封锁的时候,巴基斯坦积极为中国提供通道,我们一直不停地推动着历史上中国和美国的交往。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为巴基斯坦的经济、国防项目作出了贡献,中国帮助了巴基斯坦在1965年和1971年的战争,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反抗前苏联的斗争中也给予了巴基斯坦很大的帮助。中国在巴基斯坦历史上出现非常不好的经济封锁时一直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中国不管是我们出现任何灾难的时候,中国一直在帮助我们。比如去年我们国家出现了洪水,中国的救援和医疗团队到了巴基斯坦帮助我们,巴基斯坦永远不会忘记中国医生给我们的帮助,中国护士对我们的帮助。他们在去年洪水的时候,在帐篷里帮助巴基斯坦流离失所的人,本·拉登死后,中国是唯一的一个国家,提请国际社会关注巴基斯坦在全世界反抗斗争中所作出的牺牲,而且支持我们继续进行反恐战争,而且要求其他的国家帮助巴基斯坦。中国同时指出以下的原则,即各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不可侵犯性。

  在很多国际论坛上,我们的合作也非常紧密,比如在联合国的人权、安全、军控、气候变化等等问题上彼此合作,有时候我们组成一个代表团来参加。巴基斯坦和中国也有非常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的战略合作、国防合作非常密切,一直进行努力来推动两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现在我们又要关注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中巴友谊和文化交往。

  现在全球的信息爆炸、信息革命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性有了更加密切的交往,而且让全世界的人民更多地互相了解。电视、广播、网络和社会媒体建立了一个新的平台,能够让大家获得新鲜的信息和作出决策。我们知道,媒体一般都会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因此媒体不是也不能够是一致的,在中国也不会是一个声音。在中国和巴基斯坦,想让他们的工作得到推动,需要有独立的观点,他们不能只通过其他人的观点来审视自己的观点。为了保证未来中巴关系进一步发展下去,媒体的网络必须要加强他们的工作。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媒体是非常活跃的,交往也非常多,他们也是非常好的。而且两个国家媒体行业的发展也是非常快的,在传统和新媒体当中都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在这个行业工作,我们两个国家的媒体应该有更多、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我个人认为,我们正在朝着更好的合作方向前进,我们两个国家未来的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和以网络为题的媒体应该有更多的交往,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两国媒体今年的交往就能够帮助媒体人今后有更多非官方的、非正式交往。我想媒体的组织应该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建立正式的和机构化、机制化的联系,一定要将制度化、正式的联系长期化。我想,只要有这样的环境,一定会有具体的效果,两国国家现在已经签署了一系列的协议,在平面媒体、电影、电视、广播方面要进行合作,同时还要关注新的媒体。

  女士们、先生们,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两个国家最重要的媒体应该互相分享大家都关心的媒体报道,现在当然已经有这样的分享,但不是制度化的,只是偶然的。我们未来应该组织制度化的文章分享。非常重要的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发展的年代中,了解信息的变化,特别是影响人们生活的信息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和巴基斯坦应该建立一个媒体平台来推动和保护两个国家的利益。中国和巴基斯坦主流的报纸、周刊应该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在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中,两国领导人和领袖应该进行交流和座谈,中国网和北京周报可以举办相关的活动,巴基斯坦的媒体肯定会支持和积极参与的。除了这些公共媒体,在一些私人的或者民营渠道,应该建立更多联系,因为现在双方媒体有都很多专业、技术的人员。双方共同制作电影是可行的,我们拍摄纪录片,关于地理、文化、自然、环境、旅游等等,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女士们、先生们,两个国家都需要保护历史形成的合作伙伴关系,两个国家的人们,特别是在高山或者是在城市、在不同环境当中生活的人们,都应该共同努力,推动两个国家的合作伙伴关系。非常感谢大家。

  谢谢马苏德·汗大使阁下刚才的讲线年友谊的热情回顾,特别是对加强两国媒体合作的美好展望。在刚才座谈会之前举行的简短会见当中,外文局周局长和马苏德·汗大使也探讨了在60年友谊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媒体合作的前景。外文局各个媒体期待着下一步和巴基斯坦的媒体朋友们加强合作,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了解。

  尊敬的马苏德·汗大使阁下、尊敬的周明伟局长、尊敬的巴基斯坦媒体代表和朋友们,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本次座谈会是在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60周年举办的一次重要的纪念活动,是两国媒体人士之间的一次重要交流盛会,时机重要,意义重大,首先我代表外交部亚洲司对座谈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这次会议的各位来宾致以诚挚的问候。

  中巴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和紧密的战略联系,自1951年5月21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不论国际风云和两国国内政局如何变换,中巴全天候友谊和全方位合作不曾动摇,可以说中巴特殊友好关系在中国外交史上独一无二的。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中巴是真诚互助,患难与共的好兄弟,真朋友,就像总理在去年12月访问巴基斯坦时所讲,中巴友好已融入我们的血脉,这诠释了两国民众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亲密情绪。鉴往之来,中巴关系之所以能够始终健康顺利向前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第一,双方保持了高度的政治互信,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给予坚定支持。

  第二,中巴友好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巩固和发展中巴友好是两国各界人士的共识。

  第三,双方在经贸、能源、科技、军事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利益纽带日趋牢固。

  第四,中巴在重大国际地区事务中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保持了密切的沟通与协调。

  与此同时,我还想强调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与两国特殊友好政治关系相比,与两国众多的人口总量相比,中巴关系还存在着几个不平衡,如政治关系和经贸关系发展不平衡,高层交往和民间往来不平衡,在这方面,相信媒体朋友们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两国关系更加平衡健康地发展,我对此充满信心。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在信息化进程全面深入发展的时代,媒体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变得更加突出,对国家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来自中巴两国的媒体人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传播中巴传统友好、增进两国人民了解和互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你们既是中巴友好的见证者,同时是参与者和推动者。我谨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所有致力于中巴友好事业的媒体人士表达诚挚的敬意。今天中巴两国数十位媒体界友好人士齐聚一堂,对中国和巴基斯坦媒体合作为主题的纪念中巴建交,就两国关系进行广泛深入地研讨,希望各位畅所欲言,为深化两国关系献计献策,也期待各位新闻机构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大对中巴友好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与合作,让更多民众关注和支持中巴友好事业。祝本次座谈会圆满成功,祝中巴友谊万古长青。谢谢大家。

  感谢张卫国参赞的讲话,我们外文局期待着在今后我们和巴基斯坦的媒体加强合作当中,外交部亚洲司继续给我们以大力的支持。下面请中国前驻巴基斯坦大使周刚先生发言。周大使是1991年—1995年常驻巴基斯坦,有请周刚先生。

  尊敬的周明伟局长、尊敬的马苏德·汗大使阁下,亲爱的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在这个座谈会上,作为一个曾经长期主管过巴基斯坦事务,在巴基斯坦长期工作,并在此后一直关注中巴关系发展的中国的老外交官,在纪念中巴建交60周年的时候,百感交集,我想谈一下我对中巴关系60年的看法。

  在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建立了各种伙伴关系,包括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人们谈到中巴关系,中国人说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铁哥们,巴基斯坦人说巴中友谊比山高,比印度河深,比蜜甜,这种老百姓最朴实的语言准确地道出了以全天候友谊和全方位合作为特点的中巴关系精髓。我在1991-1995年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亲身感受了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有请,亲眼目睹了巴基斯坦政府为发展中巴关系所做的真诚努力。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中巴共同培育的友好关系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典范,这种关系为维护地区和亚洲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国际社会所重视,这种关系为中巴两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双方所珍视,这种关系在21世纪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双方将进一步将其拓展和深化。

  一,中巴是千百年来睦邻相处的好邻邦,中国和巴基斯坦分别以黄河为名和以印度河为名著称于世,两国有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一贯睦邻友好相处,两国人民之间存在深厚的传统友谊。

  二,中巴是互相尊重、平等相待、高度互信、互利合作的好朋友。中巴建交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两国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从不强加于人,双方在政治上高度互信,一贯从战略全局和两国友好大局出发,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中巴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中巴战略合作关系奠定了法律基础。中巴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和会晤,是中巴关系的突出特点,这些访问极大地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明确了两国友好合作的大方向。

  三,中巴是互相关心、支持对方核心利益的好兄弟。中巴在维护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中国坚决支持巴基斯坦,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正义斗争。长期以来,巴基斯坦在台湾、西藏、涉疆、打击等关系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给予中国宝贵的支持和合作。在我任巴基斯坦大使期间,每年日内瓦人权会都讨论西方的提案时,我前往巴基斯坦外交部同他们商谈双方合作事宜,巴基斯坦的朋友总是明确地告诉我,中国的事情就是巴基斯坦的事情,中国朋友需要我们怎样配合我们就怎样配合。2009年7月,我作为外长的特别代表访问巴基斯坦,就巴方在乌鲁木齐“7·5事件”上对中国的支持,向巴基斯坦政府表示中国政府的谢意。吉拉尼总理表示,巴基斯坦政府坚决支持中方为维护稳定和发展所采取的一切举措。我在会见库莱西外长和巴希尔的时候,他们表示乌鲁木齐事件是中国的内政,中国的安全就是巴基斯坦的安全,中国的发展就是巴基斯坦的发展。巴基斯坦坚决支持中国,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发展自己的利益。巴方告诉国家组织成员国,中国是国家的好朋友,在中国面临困难时,国家应该支持中国,而绝不能做任何伤害中国朋友利益的事情。

  四,中巴是互相合作、互利共赢的好伙伴。进入21世纪,双方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和制度性安排,以深化和拓展经贸合作。截至2010年底,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累计签订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189.7亿美元,许多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巴基斯坦的通讯、交通、电力、油气勘探等资源领域的项目,不仅有利于巴基斯坦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时,巴基斯坦向中国灾区捐赠了全国库存的所有帐篷,2010年巴基斯坦遭遇百年不遇的水灾,中国感同身受,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新中国成立后对外最大的救灾援助,并参与巴基斯坦灾后的重建计划。

  五,中巴之间的往来和合作是两国高度互信的重要表现,多年来两国防务部门和军队之间进行了多层次、多领域深入合作,包括反恐互访、人员培训、防务磋商、联合反恐演习、采取联合搜救演习以及军工生产合作,这反映了两国友好的深入以及双方之间的高度信任。

  六,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进行密切磋商和配合。中巴两国在关系世界安全和发展,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的威胁等重大国际问题上,拥有广泛共识和共同利益,两国在国际合地区事务中密切沟通和协调,进行有效配合与合作,中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两国在双边和多边框架内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打击,巴基斯坦为打击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国际社会应当承认巴基斯坦的贡献,同情巴基斯坦所付出的牺牲,支持巴基斯坦维护国内安全,维护稳定和发展的努力。

  七,全天候友谊和全方位合作是中巴关系的高度概括。几十年来中巴关系经受了国际风云变换和各自国内局势变化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两国建立了多种对话机制,合作涵盖各个领域和层次,并结出了丰硕成果。

  八,中巴世代友好有广泛的民意支持和深厚根基,近年来人民领域的往来增加是中巴关系的新特点,放眼未来,重视青年之间的交往,以及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两国青年交流是中巴友好年的重要内容。中方承诺在未来三年为巴基斯坦学子增加500个奖学金名额,两国媒体对中巴关系多年来进行了积极报道,对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深刻变化,要求中巴紧密携手合作,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巴合作关系,这不仅是中巴人民的共同心愿,也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地区和亚洲的和平发展与合作。中巴合作的战略意义超出了双边和地区的范畴,中巴关系不断与时俱进,具有良好的条件和广阔的前景,中巴友好万岁。

  谢谢周大使。今天到会的巴基斯坦媒体代表团刚刚结束了他们在中国几个城市的实地采访,下面请巴基斯坦GEO电视台的阿耶莎·巴克什女士,谈谈作为一个记者,通过这些年在中国的采访,有哪些经历,自己有什么感受。欢迎。

  各位贵宾们,大家下午好。今天关于中巴友谊方面,前面各位嘉宾已经说得很多了,这次访问中国,我想借此机会发表一下我对此次访问的感想。巴中已经走过了60年,这60年中两国互相尊重,相互帮助。中巴友谊正在不断发展,不光是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在很多方面也是如此。两国政府的关系在促进双方的关系方面作出了很多,现在在促进民间交往方面应该作出更多的努力。媒体在巩固两国关系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双方的一些机构彼此之间已经签署了一些协议。此次应邀来到中国参加“中巴媒体母亲河之旅”,像这样的活动对于促进中巴关系非常有益。今年5月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去了巴基斯坦访问,从卡拉奇到宏扎,看到了一个线月份,我们应邀来到中国,访问了北京、成都、宜昌、北川、上海,看到了长江文化。

  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现在巴基斯坦的一些情况。这次访问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中国的最新情况,在此访中不仅看到了中国建设的成就,还看到了北川真实的一面,地震灾区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重建。我们同时看到了三峡的水利工程,让我非常惊讶。就是这样的民族,几千年来不停地在奋斗,因此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在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要不断推进各方面的发展,还需要有一定的计划。来中国之前,我想就是参观访问一下北京、上海这些主要的发达城市,我们看了成都、宜昌、北川这些地区之后,不得不为当地完善的技术设施、良好的自然环境感到惊叹。我觉得在不同地方看到人民大众都非常健康,各个方面的设施都非常完善。我们每次提到巴中友谊都以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来形容,这句话我是在小时候听到的,今天亲眼看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把这种关系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语言、宗教、文化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通过这次访问我们得到了答案,那就是彼此文化之间的交往和理解能够促进这种关系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访问中,从北京的故宫到北川的新城,到重庆的嘉陵江以及上海的南京路,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对巴基斯坦人民的友好和热情。应该说中国人对巴基斯坦人非常亲切,通过访问,中国人民对巴基斯坦的友爱已经深深扎根于我的心中。促进两国的关系,媒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方面是毫无疑问的。民间关系促进方面,丝毫不比经济方面差,在这方面,媒体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向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学习方面也希望得到这样的机会。

  除了我们要付出更多艰辛的努力之外,如果要发展,应该向发展的典范国家学习,就像先哲所说的,要学习一定要去中国。借此机会,再次感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给予我们这次访问的机会,在这里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民对巴基斯坦人民的热情,我们将把中国的经验带回到巴基斯坦。

  最后,我想对媒体的朋友说几句线年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永远牢记。在访问过程中,从饮食到起居各方面,我们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行程也非常紧凑,有些人还没有很好的休息。对于你们给予我们的尊重和细心的照顾,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感谢。我希望中国进一步发展,发展到最好。非常感谢各位。巴中友谊万岁。

  非常感谢阿耶莎·巴克什女士的发言。她发言时我看了一下她用手写下的发言稿,她的乌尔都文发言稿写的和她的发言一样漂亮。同时感谢国际台的陈翔先生,陈先生不仅英雄救美,也救了今天的场。中国外文局所有媒体,网络、杂志等等,都一直以不同的方式报道中巴交往过程,用鲜活的事例告诉两国间的深情厚谊。下面请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北京周报社社长兼总编王刚毅先生发言,谈谈他对两国媒体间的合作有哪些想法。

  首先非常感谢黄友义先生,尊敬的大使先生,尊敬的周明伟先生,尊敬的马苏德·汗先生,尊敬的张卫国先生,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有这个机会给大家做发言。向大家介绍一下北京周报和巴基斯坦大众媒体的交往。

  三年前,在2009年8月,我花了一周的时间访问了巴基斯坦这个美丽的国家,当时是马苏德·汗大使邀请的我,他说8月份是非常热的,确实是非常热。但由于我的日程安排,只有8月份有时间,所以只能8月份去。由于大使先生的精心安排和巴基斯坦方的精心安排,我们的访问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去了哪儿,见什么人,一会儿给大家看幻灯片,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当时的采访经历。因为我表达能力的问题,不像前几位说得这么好,所以我下面要用土线

  (幻灯片)这张是我访问巴基斯坦信息部的情况。墙上是所有部长的照片。这是我和巴基斯坦出版集团的总编辑会面的情况。还有我和APP的人交流的情景。这是和罗兆辉先生的照片,现在是亚洲司的司长,当时他是中国驻巴基斯坦的大使。在过去几年,很多其他的来自于《北京周报》的记者都访问过巴基斯坦,图中间的女士是我们的摄影师,左边的年轻人是记者和巴基斯坦采访时的照片。2006年,在巴基斯坦采访的照片。还有陈然记者和王翔摄影师报道第二届阿曼2009年卡拉奇海上演习的情况。这张图是从一架直升飞机上拍摄的,摄影师是唯一一个被允许登上直升机采访的记者,采访之后所有的从空中照的照片都拷给了巴基斯坦方。

  (幻灯片)这是采访和报告关于双边重要的事务情况,大家看这张图,我正在采访穆沙拉夫前总统,在2006年北京钓鱼台采访穆沙拉夫的情景。

  在2006年5月,我们出版了一个特刊,来庆祝中巴建交55周年。主席给我们写了前言。

  今年五月,我们出版了一个特刊,纪念中巴建交60周年。这是网站上关于60周年报道的主要内容。在过去几年,《北京周报》和巴基斯坦方举行了多种多样的媒体合作和交流活动,这张图是北京周报和巴基斯坦每日邮报签署了新闻交换的协定签字现场。

  所有这些给大家看的图,只是《北京周报》和巴基斯坦新闻媒体之间交流的很小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看两个国家之间的媒体交往所代表的就更少了,但是所有这些采访、报道和交流活动、访问活动都表明,双方有进一步加强了解的意愿,表明了两国人民加深友谊的意愿,表明两个国家加强友谊的意愿。现在的世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亚太地区现在越来越重要,在这个趋势下,我们有很多的担忧,比如说亚洲地区的反恐、以及中巴之间的关系。这些担忧需要两个国家携起手来,加强理解和信任,媒体的合作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想做下面一些建议:一是更多采访是一手报道,二是更多的人员交往,三是更多的新闻分享,四是更多的研讨会。像我们今天的研讨会和论坛。

  尊敬的各位来宾、媒体的朋友,大家下午好。巴基斯坦是南亚四大陆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而且在过去的几年,社会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作为巴基斯坦的好朋友、好伙伴,中国也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大的成就。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直致力于在未来推动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自从巴基斯坦和周围在60年前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之后,中巴之间的关系一直在不断发展向前,中巴之间的友谊不仅仅经历了地区和国际的好的形势和不好的形势,而且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中巴友谊不断发展,而且多元化。今天,我们一直在说,中巴之间的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今年我们在庆祝中巴建立外交关系60周年,两个国家之间的领导人、国家和人民以此为机会,进一步加深双方之间的交往,这种合作关系在两个国家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之后,一直取得长足进步。最近几年,中国和巴基斯坦在贸易、基础设施、医疗服务、教育、技术、旅游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合作,中国一直致力于支持巴基斯坦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一步支持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来推动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刚才有一位发言人讲到,中巴之间的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两国之间的贸易是两国合作伙伴关系的一个方面。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和巴基斯坦签署了上百亿的贸易合作合同,巴基斯坦向中国的出口也达到了5.3万亿美元,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两国之间的友谊取得了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比如说两国之间的喀喇-昆仑山公路的修建,这是非常好的项目,这个项目本身比什么豪言壮语都能清楚地表明中巴之间的合作关系。

  女士们、先生们,在这个论坛中,我希望给大家讲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曾经作为向西方建立外交关系的一个通道和窗口,尼克松曾经在巴基斯坦的帮助下访问了中国,从那之后中国和巴基斯坦携起手来,一直在建立起相互信任,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因此我相信在中国的帮助下,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合作关系将在未来取得进一步的提升和实现新的高度。巴基斯坦的媒体发展是非常快和活跃的,巴基斯坦有非常高级的民营和官方的媒体,一直致力于巴基斯坦发展成就的报道,巴基斯坦的媒体向中巴两国之间的友谊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为两国之间各方面的交流,包括经济贸易的交流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去年访问巴基斯坦,为两国之间的交往和友谊贡献了力量。

  中国的广播电视台,中国日报,CRI、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都在巴基斯坦有一定的影响力,所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巴基斯坦的媒体认为,从中国媒体身上来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想两国之间的媒体应该加强交流和合作,互相来学习,互相促进。

  女士们、先生们,我对巴基斯坦的大使建议一下,巴基斯坦电台、电视台各方面的节目,包括特色的节目,还有各种各样的专栏节目等等,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网络或者是网站,或者是链接,使两国媒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非常感谢中国的媒体给予我此次机会,这次如黄金般珍贵的机会来感受中国的文明,感受中国的宽广和伟大。在媒体、商业、人与人各方面的交流方面都会更上一层楼,我们作为一个桥梁、一个平台,使两国媒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使友谊之树常青。

  大家下午好,周大使、黄先生,非常高兴,非常感谢你们邀请我参加这次活动,其实我非常荣幸能有此次机会和大家分享中巴媒体之间合作的经验,其实我并不是来谈论这个话题最合适的人选,你们已经知道,因为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同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他非常有效率,其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中国最好的媒体之一,可以用巴基斯坦的本国语言来报到一些新闻节目,所以我说我不太合适的谈论这个话题或者分享经验。你们其实已经有一些相关的经验,就在几分钟前,我的同事,来自新华社的同事之一给我一张报纸,他其实是从进门的地方拿到这个报纸,上面有来自我的一个同事写的一篇文章,叫做中国的免费义务制教育,这是五年前的一则新闻,可以说是一个旧闻了,但是《每日报纸》是一周之前才发的这个文章,就不是每日报纸,相当于是每年的报纸。所以我认为媒体是非常重要的,我非常乐意告诉你们我的电子邮箱地址,如果下次你们想发我们的文章的话,可以给我发邮件,我们还有一句话叫做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所以这也是我今天想讲的一个线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中巴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总是那么坚实和牢固呢?我今天找到了答案。我想大家也意识到,中方会想,巴基斯坦做了什么,巴基斯坦会想,中国做了什么,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人民其实心理都知道,对方的人民为各自做了什么。正如刚才的演讲者所讲得那样,所以这样我就理解了为什么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如此牢固。三年前,在伦敦街上有一个年轻人问我,怎么样到一个最近的医院,我恰好知道就告诉他了。接下来他看着我,他问我你是中国人吗?我说是的。但是我并不知道他要说什么,他说我是巴基斯坦人,我们的友谊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我真的非常感动。在外国,他只用一句话就让我感动了。所以我想,这就是友谊。

  我们在60年前就建立了外交关系,那时候到现在也是记忆犹新的,北京当地话有一个词叫“发小”,就是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的,是非常亲切的,代表非常深厚的友谊。我在这里说的话也是我的几位同事的观点,其实在中国有很多的报道都来自于堡或者来自于巴基斯坦或者国外,正如一位非常尊贵的客人说到的,大多数的报道是跟战争、冲突有关的,并不是跟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所以我可以说,所有这些报道或者新闻都是硬故事,而不是软故事。我并不认为我们需要互相怎么样,我需要来自巴基斯坦更多的软故事,或者你们也需要来自中国更多的软新闻。所以我想建议,我们可不可以发表更多关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新闻或者故事、报道,下次王先生去巴基斯坦出差的时候,可以旅游一下。如果说我们去旅游,以旅行者的心态,我们会有更多的故事,其实中国很多媒体都在巴基斯坦设立新闻机构,但我们可以去旅游吗?我们可以获得更多软新闻吗?我们想了解巴基斯坦人民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当我们去工作的时候,我们想知道女人结婚之后就呆在家里吗?妇女们怎么打扮?年轻人想听什么样的音乐,想看什么样的电影,年轻人也想要购买或者他们想要等待新的房子吗?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想要探索答案的。在中国,年轻人如果说买不了新房子或者买不了房子的话,很难结婚,很难找到老婆。

  所以在我的头脑中,有成上千个这样的疑问,巴基斯坦的农民是怎样种植的,孩子们是怎样去学校的,孩子们的教育情况怎么样?问题非常多。我想可以围绕每一个问题展开一篇很长的故事或报道,我想我的读者、听众、观众对此都非常感兴趣。本·拉登死掉之后,就没有那样令人震惊的故事了,所以我们有责任挖掘出更多令人们感兴趣的故事。李从军(音)主任一个月以前美国的一家媒体对他发表了一个关于他的故事,他说四个原则跟价值有关的原则,就是多方赢利、责任、公平、公正,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媒体是什么?就是互相的交流、互相对话、让信息变得透明,我期待着跟巴基斯坦的朋友们在将来展开更多的合作。如果你们需要更多和中国相关的报道和故事,你们想了解中国更多的事情我一定竭尽所能向你们提供信息。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来到这里不仅仅是《每日邮报》的总编辑,而且还是巴基斯坦中国媒体的合作协会主席的身份。2005年,我们成立了这个协会,当时在穆沙拉夫总统支持下,由驻中国的巴基斯坦大使来建立这样一个协会。中巴媒体协会建立之后,我们发现西方媒体总是对我们进行不好的宣传,为了反对或者应对西方媒体对我们的攻击,我们发现应该建立这样一个平台,来应对西方媒体的力量。为此,我们现在已经有200多个成员,有来自中国的媒体,还有来自巴基斯坦超过15家媒体加入这个协会,一共是350多个记者共同努力来应对西方反巴、反中的报道,应该高兴地知道,《每日邮报》现在已经签了一个协议,官方的、私人的协议,和《北京邮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签订了协定,我们将定期发表各个杂志和媒体的文章,到现在为止,在过去五年每日邮报已经接待了20个来自中国的记者采访,了解巴基斯坦的情况,报道巴基斯坦的情况,《每日邮报》是唯一一个用中文整版介绍中国的媒体。刚才他所提到的文章是中国大使馆给我们的,所以过期的问题最好跟中国大使馆说,我们不知道,给我们就发表。我们当然希望给中国出专刊,我们希望有很多内容和资讯。《每日邮报》是唯一一个刊载中巴建交60周年的中文媒体。55周年的时候我们也发了一个增刊。

  今年巴基斯坦政府表现除了更大的兴趣,向人们介绍中巴60周年纪念和外交关系,现在还没有一个官方的报道,因为很多资金都用在了抗击洪水上,所以没有预算了。中巴之间的关系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我们不仅仅是友好,我们和很多国家都是友谊关系,但中巴之间的关系超越了友谊,而进入了爱的范畴,所以说两个国家是一个互相友爱的关系。我们知道,什么时候任何中国人到巴基斯坦访问,就会很清楚地发现,不仅仅是官方的友谊和欢迎,而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欢迎和友谊,媒体起到了重要作用。巴基斯坦的媒体不仅仅对中巴之间的友谊,巴基斯坦媒体对于中国也有非常清楚的报道,巴基斯坦的媒体对于像新疆的报道、西藏的报道,报道了总理在哥本哈根的言行,所以巴基斯坦的媒体在帮助中国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媒体也非常友好,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在本·拉登死后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帮助,现在有媒体报道,《每日邮报》曾经报道了一个专题,关于本·拉登再次死亡,以此来表示中国对于巴基斯坦当初的谢意。

  非常感谢,刚才周先生、黄先生都做了发言,我想反映一点,巴基斯坦有很多问题,我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在尽全力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无疑的。但是还有一些其他的报道,是关于巴基斯坦人民的报道,是一些所谓的软报道。最近,中国的代表团,中国国际广播的代表团到巴基斯坦,他们大概有20多个人,从卡拉奇到吉尔吉斯特,进行采访,进行了第一手报道,发到了中国各个地方,而且也进入了各种媒体,让大家对巴基斯坦有了不同的观点,包括《北京周报》也给了巴基斯坦很多其他方向的报道,这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双边的交流。

  还有一些问题,能不能到巴基斯坦旅行,下次黄女士到巴基斯坦的时候,巴基斯坦是非常安全的,去过巴基斯坦的记者和其他的官员,我们保证中国人到巴基斯坦旅游是非常安全的,这点大家放心。刚才大家讲到了年轻人,中国也有同样的问题,年轻人、孩子,20多岁、30多岁的人存在的问题,巴基斯坦也有,房价在中国是一个问题,巴基斯坦也有这样的问题。像巴基斯坦的拉霍、卡拉奇、堡,房价也是非常高。像丈母娘对女婿一样,这在巴基斯坦也是一样的。

  刚才大家提到了新世界的媒体,刚才新华社也提到了新媒体,现在我们需要考虑新媒体的问题,而且讲到各个国家媒体共同点的时候也提到了这点。刚才提到了“CIPG”,你们是一个出版集团,有很多下属的出版社,我知道你们在不断发展,北京日报、人民日报,你们自己的媒体都在不断发展,都在壮大,你们有很多的国际视角,我会告诉我巴基斯坦的同事和朋友,特别是记者和媒体,告诉他们一定要和中国的同行多联系,因为我们是你们的朋友,你们在发展当中对我们有利。巴基斯坦的朋友也许能到中国来找工作,因为你们在招人、扩编。如果能够获得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是非常坦率、客观的,一旦西方媒体报道了,同样的事实都是不同的版本,组织形式也不一样,对我们不利。如果我们有自己的网站,有自己媒体的阵地,有自己的观点,这样我们就能够有非常客观的报道,这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非常抱歉,又占用了大家的一点时间,但这是必要的。借此机会,我想表达一下我的邀请,邀请各位媒体的朋友到巴基斯坦去访问,我将会非常高兴,巴基斯坦大使馆也非常高兴帮助大家去巴基斯坦采访。

  大家下午好,本来我做了一个准备,讲中巴经贸合作的情况。因为刚才外交部的参赞也讲了,中巴关系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讲到政治与经贸发展的差距、不和谐。首先,讲中巴经贸合作前景,我认为还是广阔的,我先读一段稿子,下面再自由讲一讲。

  日月绕行,八万里成一周天,十月往复,六十年为一甲子。1951年5月21日,中国和巴基斯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60年来风雨同舟,携手共进,成为患难与共、全天候战略伙伴。在2006年,国家主席访问巴基斯坦的时候称中巴关系是两国是真正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这个概括是非常精辟的。在60年来,中巴两国领导人的精心培育和共同呵护下,由两国人民和政府不懈的努力和实践,创建了与喜马拉雅山还高、比印度洋还深、比蜜还甜的友谊。这个可以称为是不同文明国家的和谐典范,60年中巴两国在关系上的收获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政治、外交、经贸各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在经贸发展过程中,中国商务部部长在2010年7月份时表示,两国贸易争取在五年内双边贸易翻一番,也就是在2015年达到150亿美元。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刘建在一次采访中说,随着国际地区形势的不断发展,巩固和发展中巴友谊面临新的课题,全天候战略伙伴亟待注入新的内涵。他在讲话中没有讲新的内涵是什么,我给他做一项补充。我这篇文章是在《中国商报》上前一段时间刚发表的,何为新内涵,笔者认为在过去的60年,中巴两国政治互信、双边关系密切和谐,已成为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识。相比之下,双边经贸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较政治和外交关系相对滞后,也许今后关注民生、催进两国经贸关系,也就是未来发展中巴友好的重点和新的内涵。

  刚才有记者也问了中巴经贸发展将来有哪些有利条件,因为这个稿子我准备得比较仓促,简单讲,我觉得经贸发展相对滞后,但还是有前景。

  刚才有记者也问了中巴经贸发展将来有哪些有利条件,因为这个稿子我准备得比较仓促,简单讲,我觉得经贸发展相对滞后,但还是有前景。理由在于:

  一,中巴友好是推动中巴贸易发展的坚实基础。巴基斯坦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也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亚洲国家之一,从1951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各种风雨的考验,在和平共处五项基础上,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刚才周大使的讲话中已经讲得非常具体,我就不延伸讲了。我认为两国的友好是中巴贸易的坚实基础。

  二,中巴互信和畅谈的磋商机制也是中巴贸易的有利保证。中巴政治互信以及两国之间签署的一系列磋商机制,对于发展两国关系至关重要,最近中国和巴基斯坦,特别从06、07年签订的一系列协定,06年两国签订了《中国巴基斯坦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而且06年签的五年发展规划今年应该是最后一年了,前一段时间在商务部参加一个会议也谈到了这个问题,中方内部讲,对这个计划执行不满意,两国提的项目比较多,但落实的项目很少。我们很多东西还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是停留在书面上,相互落实还不够,这有中方的原因,也有巴方的原因,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磋商。我参加这个会议也有一些好的消息,就是中方非常重视对巴的经贸措施和合作,有很多的措施,后面跟着有一些项目也在进一步跟踪。

  三,中巴经济互补是促进双边贸易的强劲动力。中巴经济贸易还是有较强互补性的从巴基斯坦工业发展状况看,从中国的技术看,巴基斯坦的经济、工业发展相对落后,中国的工业生产技术非常适用于巴基斯坦,中国的产品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在巴基斯坦都有一定的市场,这就为中国的技术和产品的出口奠定了基础。

  我和安启光总领事最近在翻译一本书,是中国学者写的《富强之路》,这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中国改革开放,第二部分讲设想在巴基斯坦建立经济开发区的问题。这是中国的一个企业家提出来的。大家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中国的这位企业家提出了改革开放,中国今天的发展应该说离不开巴基斯坦的帮助,巴基斯坦的朋友首先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走向国际,巴基斯坦从软件、硬件上都提供了帮助。我们要感谢巴基斯坦,所以为了感谢巴基斯坦,就萌生了这个想法,编写了这本书,这本书20号就能拿到,也可能在月底的时候把这本书送到巴基斯坦去。刚才和巴基斯坦的一些媒体也谈到了这个问题。问中国改革开放到底有哪些秘密,我觉得从这本书里一定能了解到有哪些秘密的东西。

  今天谈到媒体,我觉得媒体有自己的责任,也有两国媒体对热点的报道,我更希望两国媒体在中巴友谊发展方面做一些扎实的工作。刚才有一位女士讲了,很多对中巴友谊的理解是不自觉的,能够真正了解,我觉得媒体有大量工作可以做,不管是巴基斯坦还是中国的媒体,要多进行磋商,多做这方面的工作,把我们的友谊在未来下一个60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谢谢。

  谢谢黄副局长的推荐,我祝贺这次会议圆满成功,起到应有的作用,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媒体就加强中巴友好能够作出新的贡献。说起外文局,我感谢黄副局长的邀请,因为记忆是非常美好的,我曾经在外文局两次借调,八年抗战,周局长在主旨发言中提到过,外文局外文出版社翻译了《毛选》一卷到五卷,并且出了《青春之歌》等,把中国文学翻译成乌尔都语,我们当时都是参加者。赵常谦前副局长是我们的组长,现在外文局领导没有忘记过去,我非常感动,我也希望新领导进一步关注非通用语种的出版工作。

  回到主题,中巴友好是全方位、全天候的友谊,对中国非常重要,对于巴基斯坦也是非常重要,我作为一个外交官,深有体会,中巴友谊是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生命线,我们是互相有恩的,喝水不忘挖井人,中巴友好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怎么样让它代代相传?怎么继续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呢?我觉得有三个途径:一是高层互访,两国政府领导人互访,运筹帷幄,作出符合两国核心利益的决定,这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中巴友好的特色。二是经贸、文教、科技、体育、军事等方面的合作,这是经济基础。三是民间交往,这也是很重要的。

  中巴友好过去是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现在也应该是如此,但是从我个人感觉,由于时代变了,现在还也哪些人,巴基斯坦的青年人他们记住1965年的战争?记住当时拉合尔火车站遭受到英军的炮弹?恐怕现在巴基斯坦的年轻人不知道。对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巴基斯坦人来说,他们一提到中巴友好油然而生,确实如此,而且是坚定的支持者。对于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些人来说也知道,巴基斯坦是我们的铁哥们,我们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给我们中美关系牵线搭桥的巴基斯坦的领导和人民,不会忘记是他们支持我们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地位,我们也不会忘记一度成为中国对外唯一一个安全出口,我们中国人是不会忘记的。当时正是中国进行轰轰烈烈的,中国人突然知道了芒果,毛主席把芒果送给了中国的工农兵,芒果是巴基斯坦领导人给毛主席的,毛主席他老人家把芒果转赠给了当时搞的工农兵们,所以那时候中国人从上到下都知道巴基斯坦,都知道巴基斯坦人民。我记得,在中国的报道当中,先是报道社会主义,然后是民族解放运动,其中巴基斯坦的排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之后,有些社会主义国家还不如巴基斯坦那么好。中国人对中巴友谊真是家喻户晓,现在有点不一样了,年轻人不知道这段历史,怎么样使中巴友好继续加强和巩固,一代一代传下去,我觉得这三方面都要加强。

  其中谈到媒体合作更重要,因为我认为两国国家领导人不可能老是访问,他们有很多事要办。民间的代表团也不能老去,比如马苏德大使经常邀请我们去访问巴基斯坦,我们也愿意去,可是访问时要给巴基斯坦的开销增加很多,而且也不能总去。可是两国的记者们,你们用你们的大笔,用你们的金话筒,报道两国的国情和现实,使得两国人民相互了解,这本身就是做中巴友好的工作。在这里,我顺便提一下,语言沟通感情,文化交流思想,语言是很重要的,我记得巴基斯坦前驻华公使鼓励我们说,你研究和推广乌尔都也是做中巴友好工作,同样巴基斯坦学习中文也是做中巴友好工作,所以我们外文局今后希望能够多多关注两国的翻译和出版,这是我的一个希望,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两国的友好。

  前几个月,华教出版社搞了一套当代中文,其中就有乌尔都语版,这个差事就交给了赵常谦同志来做,没曾想这本书是孔子学院的教科书,这本书发了以后请巴基斯坦在北京留学的人,在读博士做了翻译,请CRI的一位女士录了音,外文局为中巴友谊架设了一座桥梁。我搞出版工作,非常感动,一本书三套,有教科书、汉字本、练习本,而且还有音像设备,这一套书在巴基斯坦相信会受到欢迎。我相信大家的努力不会白费的。

  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中国前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参赞,我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论坛,我现在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故事,这些故事是跟中巴友谊相关的,也是我本人亲身经历到的。在我到堡之后,我的丈夫和我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招待会,在会上我们看到了很多政要和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物,让我惊奇的是,巴基斯坦总统竟然亲自光临,而且亲自切下来一块蛋糕让我们吃,这完全可以反映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

  有一次我随周刚乘车前去吉尔吉特访问途中,我们下车在中巴友谊公路旁的草地上夜餐,几个村童好奇地来到我们身边,看到我们车上挂着的中国国旗时,他们竖起大拇指,用生硬的英语高呼:毛主席、周总理。在我们返回堡的途中,遇到了山坡塌方,沿途车辆拥堵,我们挂着国旗的轿车却通行无阻,清扫公路的巴基斯坦工兵远远见到飘着中国国旗的车就开动机器清扫公路,并指挥其他车辆为我们让路。一位工兵排长指挥完为我们清扫公路的任务后,用娴熟的英语对我们说,大使阁下和夫人,这条公路是中国兄弟帮助修建的,是中巴友谊的象征,今天能为你们服务是我和兄弟们莫大的荣幸。

  我们在1995年4月初,离任前夕,莱加利总统举行仪式,为表彰大使的卓越业绩,亲自授予周刚一枚优秀勋章,还幽默地说:这枚勋章也有夫人的一半。因为邓俊秉教授作出的贡献也非常卓越和出色。所以总统夫人还破例在为我举行了一次由巴方军政要员夫人和友好国家使节夫人参加的送别午宴,总理贝·布托特地邀请我们到话别。前总理谢里夫在茉莉山他才竣工的别墅里,为我俩举行了一个盛况空前的送别晚宴。不仅邀请了许多友好国家的使节,夫妇出席,而且召集了他的影子内阁全体成员前来同我俩道别。

  为了中巴友谊做点实事,我花了近5年时间于2001年11月,在中巴建交50周年之际,完成了《Ayub Khan-Pakistan’s First Military Ruler》一书的翻译。次年6月初,巴基斯坦驻华大使Khokhar离任前夕,在事关为我的译作主持了发行式。2005年春天,周刚和我在拉合尔讲学后前去堡看望巴参议院前主席萨贾德等老友时,专门将此书送给了阿尤布·汗的长子前国民议会议长戈哈尔·阿尤布。

  中巴友谊深入人心,沁人心脾。我们两国政府和人民为了进一步巩固“全天候的友谊”和推动全方位的合作,在今后岁月里将继续携手前进。

  女士们、先生们,我现在想和你们分享一下我的建议和想法。我认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这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但是我认为我们之间不应该有交流的障碍,但是我说的英语是有巴基斯坦口音的,你们说的英语可能有中文的口音,有时候我们内心的想法不能完全地表达出来,所以双方应该学习对方的语言,这是很重要的。不管怎么说,最好是巴基斯坦人学习中文,这样可能更好一些。大多数中国人学习乌尔都语可能也比较好。

  两国的政府可以就此做一些事情,当然我也有与此相关的建议,我的同事在他的讲话中指出,其实有这样的一些反中国、反巴基斯坦的言论,很多国家不能容忍中国现在的和平宁静,对巴基斯坦可能也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就此有持续性的政策,我希望这类座谈会和论坛将来一直举行下去,这个方向是非常好的,非常正确、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尽量消除语言障碍和交流障碍。谢谢。

  我觉得刚才来自媒体的朋友们和外交官们的发言都是高屋建瓴,都谈中巴友谊之两国之间的大局、大势,现在主持人点我名让我讲几句,在这之前我在想我到底讲什么,在中巴两国人民庆祝建交60周年的时候,我在想,我为中巴友谊做过什么,从来不去想的问题倒引起 了我的感叹,感叹什么?感叹中巴友谊的根深深扎在中巴两国人民之间。我作为中巴两国人民交往的一份子,我觉得我是中巴友谊的建设者,这是第一。第二,我发现我还是宣传者。第三,我是受惠者。作为中巴友谊的建设者,我感到我很骄傲。作为中巴友谊的宣传者,我感到我很荣幸。作为中巴友谊的受益者,我感到我很满足。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作为乌尔都语的翻译,这里我顺便讲一句,我30年不讲乌尔都语了。70年代,我曾经在特堡西北30公里的特克西朗(音),参加了那里的建设。80年代,我又参加了在堡伯利昂(音)的下边综合体育设施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和工厂都是中巴友谊的见证,所以我作为参加这些建设的成员,我感到我很骄傲。当然,中巴友谊的建设者首先应该归功于我们两国历届的领导人和政治家们,我这里说的当然还包括我们的外交家们,我这里说的建设者是另取他意了。

  我想说我是中巴友谊的宣传者,刚才说到外文局有一个画报社出版人民画报,外文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基本情况的书,应该说外文出版社和人民画报为促进中巴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是做了很多工作的,这其中我和在座的安先生都在外文出版社工作过多年,我们参加了把选集一到四卷翻成乌尔都文出版,也翻译了其他的介绍中国基本情况的书。同时,我们也把巴基斯坦的名著,像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的《东方女儿》等这些书,把它翻成中文向中国介绍。我的意思是,我作为中巴友谊的宣传者,我感到很光荣,很荣幸。

  但我最想讲的是,我是中巴友谊的受惠者,中巴友谊给了我很丰富的精神财富,让我了解巴基斯坦最基层的人民,他们是多么的友善,以及他们对国际事务的态度。1976年1月9日总理去世,这天是刻骨铭心的日子,我记得这天早上,我们还没有起床,有一个巴基斯坦朋友就敲响我们的大门,告诉我们一个很沉重的消息,说周恩来总理去世了,我立即敲响了我们专家组领导的房门,领导立即给使馆打电话,使馆说还没有得到国内正式的通知,你们稍微等一下。片刻过后,电话铃响了,这个消息得到证实,周恩来总理去世了。我们专家组的大院立即没有了往日的喧闹,不一会儿,专家组的领导们就换上西装,换上礼服到客厅接待已经等候在那里的巴基斯坦朋友,接待的第一批,接着第二批、第三批,这是在早上上班的那一会儿。这个时候有人告诉我们,我们工作的地方职工们和隔壁重机厂的职工们自动的集中起来,工人们自动在那里悼念巴基斯坦人民的伟大朋友。接下来我看到的情况是,中国人在那些天不管走到哪里,也不管会不会讲外文,都会有巴基斯坦老百姓走过来,握握手,用手比划表示对周恩来总理去世的哀悼。

  我记得拉乌尔品第是我们采购生活用品的地方,经常去那里,拉乌尔品第很繁华的大街上一时间花花绿绿的广告都没有了,特别是一些娱乐场所,比如电影院,那些硕大的广告牌很快都被遮起来,在巴基斯坦都和中国一样,连续多日停止娱乐活动。总之,周恩来去世的时候,在友好邻邦的人民,让我看到的使我终生难忘。我本来还想举一些跟我一起上班的巴基斯坦朋友的例子、故事,但是没有时间了。

  我再讲一点在中国发生的我看到的中巴友谊,从60年代开始,来自巴基斯坦不同单位的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一批又一批的人士来到中国,作为语言专家帮助我们工作。所以,我很赞成刚才安先生讲到的,我们中巴之间的帮助历来都是相互的,不是说只有中国援助巴基斯坦,而是两国历来是相互的。一批又一批的专家,他们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了我们,我最熟悉的两位,一个叫拉希德·巴特,还有一位叫巴德尔·尔曼(音),这两位都是和我年纪相仿,在中国工作时间很长,和我们友谊很深的朋友。巴特先生乌尔都语水平很高,但有时候我们爱吵架,尽管吵架,可我们又无话不讲,包括他准备跟谁结婚都跟我说。心中遇到什么不愉快,他结婚之后跟老婆有什么别扭也跟我说,80年代我第二次出国,去巴基斯坦工作的时候,第二天就要出国了,在出国前一天,他到我家里来,不管我忙不忙,坐到十点多钟,不说都不走。还有一次不打招呼就到我家里来,弄得我很狼狈,我曾经跟他说不许这样,他说就要这样,他说就是要突然袭击才能知道老赵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你也可以袭击我。这就是我的巴基斯坦朋友。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巴德尔·尔曼,他们夫妇俩都在中国,他的夫人我已经提到过了,在人民画报社,因为经常写文章,介绍中国,工作也非常好,曾经受到国务院外专局的奖励,给了她很少有人得到的友谊奖。拉德曼这个人不但乌尔都语好,而且性情好,有人写文章介绍他,他每当坐班车到外文局下班的时候,不是拍别人肩膀就是老远喊Hello,好象外文局的很多人都是他的朋友,如果一两天不来,就会有人问,你们的专家拉德曼哪儿去了,我说他也是我很好的兄弟。他们这家人已经离开中国20多年了,我们还保持着电话联系,这个月三号,我们刚通完电话,他的电话是我们两家人,包括他的女儿,他的夫人,他在河南的儿子,大家同时拿起电话,像开电话会议那样互相问候,聊天,大家说一说,这是不是兄弟?所以我说我是中巴友谊的受惠者,让我得到了永远享受不完的精神财富。

  赵先生说他是中巴友谊的建设者、宣传者、受惠者,我是间接的受惠者,我们两个人曾经共事20年,每天中午一个永恒的话题就是他向我介绍在巴基斯坦他的工作片断、他认识的巴基斯坦的人,所以我对巴基斯坦的很多了解都来自于他。其实在座的我们中国朋友有很多因为各种原因到巴基斯坦工作,也是建设者、宣传者和受惠者,其中有一些是中青年人,我知道今天巴基斯坦媒体代表团的各位朋友是在中国的最后一个晚上,他们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因此我们的会议也只能进行到这里。虽然没有给更多人畅所欲言的机会,虽然没有听到更多巴基斯坦朋友的发言,但是毕竟分享了各位嘉宾对中巴友谊饱含深情的回顾,也听到了大家对加强两国媒体交往愿望的呼吁,更重要的是通过今天这次座谈会,让我们媒体界的人都感觉到了用媒体的力量促进两国交往的重大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这将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感谢所有的演讲嘉宾,感谢出席座谈会的所有中巴的朋友们,感谢到场的媒体记者,我们也预祝巴基斯坦媒体代表团的朋友们回国的旅途顺利。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络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中国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br/>


本文由:彩票网_彩票开奖查询_体彩专家分析提供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彩票网_彩票开奖查询_体彩专家分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