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彩票网_彩票开奖查询_体彩专家分析 > 技术文章 > 从《1917》和《双子杀手》谈电影技术流的得与失
从《1917》和《双子杀手》谈电影技术流的得与失
时间:2024-08-10 03:39:00 点击次数:

  2020年的第92届奥斯卡《寄生虫》成最大赢家,然而还有一部电影其实在颁奖之前得奖的呼声比《寄生虫》还要高,也有11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那就是《1917》。

  《1917》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春天,形势发生转折之后,法国战场上发生的故事。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在于整部电影只有一个镜头,一镜到底的观影体验能使观众感觉到惊艳。但是技术流最终还是输了,过人的拍摄和剪辑技巧还是输给了情节致胜的《寄生虫》。

  《1917》是一部典型的技术流,导演花了很大的功夫在实现一镜到底的效果,这让人想起另外一部电影《双子杀手》。导演李安在《双子杀手》的视觉效果上同样花了大功夫,这部影片的最佳观赏帧数是120帧,在这个帧数之下的动作电影效果会变得无与伦比。

  然而,无论是《1917》还是《双子杀手》,技术流的操作虽然惊艳,但是依然没有让他们取得压倒性的胜利。《1917》还好一些,虽然没有得奥斯卡大奖,但是有11项提名,得了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影响效果三个奖项。而且《1917》的全球票房不俗,电影还是赚钱的。只是重头戏大奖都输给了《寄生虫》。

  而《双子杀手》则全球票房不振,俗套的故事情节成为槽点,票房亏本,而奥斯卡提名只有一项最佳视觉效果,还输给了《1917》。

  《1971》略有遗憾,以及《双子杀手》的滑铁卢,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技术流并不能解决一部电影的核心问题。说到底电影都是在讲故事,如果过于注重新技术的运用,故事性却减弱了,本末倒置,必然是不如人意的结果。

  简单理解就是整部电影只有一个长镜头,中间没有cut,后期也没有剪辑,就是顺着时间线一镜拍摄完成。但是实际上一部电影长达120分钟,真正一镜到底几乎不可能,除非你把故事限制在一个固定的区域里,演员在120分钟里不能出一次错,太难了。

  所以像《1917》这种是伪一镜到底,它是通过多个长镜头剪辑而成的一个镜头,观影时比如发生画面暗下来的时候,可能就发生了一次隐形剪辑。但是总的来说整部电影给到观众的感觉就是只有一个镜头。其实,真正最长的一个一镜到底的镜头大概只有8分钟,已经是高难度动作。

  摄影机就相当于我们的眼睛,我们似乎也成了电影主角的伙伴,跟随他一起经历所有的一切,因此代入感会非常好,特别适合用来拍摄纪录片。

  《1917》的观影感受就是“顺滑”两个字,整部影片非常的流畅,镜头的运用简直出神入化,让观众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人说会有一些眩晕感,但是我个人表示,没有感觉到,已经非常平稳和顺滑了。

  首先,要实现一镜到底,就不能发生倒叙、插叙这些其他类型的叙事手法,蒙太奇无法运用,只能按照时间线叙事。这其实是对电影的故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流水账故事,然后你还要把流水账故事变得很有意思,很难!

  其次,缺少了剪辑效果以后,电影的节奏感还是会有所欠缺。可以想象,《1917》这个故事蓝本如果用正常电影的叙事手法来表现,也许节奏感和震撼度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其实《1917》就是输在了故事性上,《1917》的观影感受是顺滑和舒服,但是情节设计较弱。毕竟故事非常的单一,就是通过讲述斯科菲尔德和布莱德两个大兵,要穿越战场去给部队送信的故事,这封信关系着1600人的生命。

  但是这些相对于《寄生虫》来说就显得比较弱。《寄生虫》整个故事的故事性非常足,可以说是高潮迭起峰回路转,而且其中对不同阶层的人物刻画非常生动,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也颇具深度。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1917》因为一镜到底备受赞誉,也因为一镜到底限制了自身的故事性。

  其实我们小时候就学习过一个概念,叫做视觉延迟,当1秒钟超过24幅画在你眼前连贯闪现,就会成为肉眼发现不了隔断的动画。

  高帧技术的优点就是可以把画面展现得更细腻更流畅,同时也对拍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原本的一个动作在30帧的时候看着是连贯的,但是如果用120帧技术拍摄可能就需要喊cut,因为细微的动作瑕疵会被展现出来。

  最典型的观影差别就是,在《双子杀手》电影开头的时候,史密斯出演的亨利远距离射杀高速列车里的目标人物。如果你看的是低帧版本,那么列车的车窗内的情景是模糊的,如果是高帧版本,列车上车窗内的情景是清晰的。

  当高帧技术再配合三维摄影,就会产生特殊的化学反应,电影拍摄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发生变化,运用得当,就会是一场视觉盛宴。

  在《双子杀手》这部电影里,李安其实是有野心的,他想打造一部堪称视觉盛宴的三维动作片。所以他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运用高帧技术和三维技术。

  任何一个艺术领域,过于倚重技术,都是不如人意的结果。比如唱歌,充沛的感情共鸣往往比技术重要;比如跳舞也是感情表达比标准动作更重要;比如说相声,一般自我风格比基本功更重要;电影更是如此!

  观众看电影就是想听导演通过声光画面去讲故事,大家其实并不关心你用了多么牛掰的技术。

  《双子杀手》上映前的预热其实是成功的,有李安,有史密斯,有全新的电影技术,都是话题。然而电影上映后口碑一落千丈,一个没有什么惊喜的故事结构,一个关于克隆人寻找自我的故事,放在20年前还不错,放在现在就不行了,略显老套。

  如果李安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打磨剧本上,就用正常的拍摄手段去拍摄,也许不是这样的结果。但是还是要给李安点赞的,因为任何一个领域都需要勇敢的先行者,李安就在做这样的事情。

  近年的韩国电影非常出彩,就在于它的创新性。韩国电影的拍摄技术和我们国内的拍摄技术差不多,并没有像美国的电影工业那样遥遥领先。但是韩国电影的内容构思,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熔炉》《釜山行》《素媛》《杀人回忆》《怪物》等等都是近年很不错的韩国电影作品,类型多样,而且都颇具创新。

  《寄生虫》可以说是韩国电影的内容构思的典范,基泽一家人一个一个成功进入朴先生工作的情节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到发现原来保姆的老公居然居住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让人觉得惊叹,最后的杀人生日会震撼人的视觉和心灵,最后基宇救父更是让人觉得很妙。

  精妙的故事背后,还带出了穷富分化的社会问题,对社会底层的关注,还有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深层思考,这是一个好故事。

  《1917》的单一故事,对上《寄生虫》的精妙构思的故事,可以说是以己之弱攻彼之强,输了也不冤。

  无论是高难度的一镜到底,还是走在电影工业前沿的120帧高帧技术,都是技术流的高尖代表,都可以为电影增色。但是技术毕竟不是电影的根本,剧本的故事本身依然是电影的核心,高新技术只能锦上添花。


本文由:彩票网_彩票开奖查询_体彩专家分析提供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彩票网_彩票开奖查询_体彩专家分析 版权所有